乾隆四十年,有一天,乾隆出宫,在轿中听到奏报说有罪犯潜逃。乾隆微怒,背诵起《 论语 》:“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”这时随从的掌护卫、护卫军等,都惊愕相视,不知所措;继而互相询问,帝语何意?和珅胸有成竹地对答道:“典守者(县尉,掌缉捕和狱囚)不得辞其责。”
乾隆听后大为惊异,心想此人能够猜到自己的意思,于是问其出身及所学。和珅应对如流,颇令乾隆满意。《庸庵笔记》记载:有一天乾隆要外出,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,乾隆责问道:“这是谁的过错?”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,只有和珅应声说道:“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!”
乾隆对和珅的从容不迫十分有好感。还有一次,乾隆在轿中背诵《 论语 》,忘了下文,和珅顺口背了出来,乾隆很是欢喜。总之,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,又颇有才学,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,从此时来运转,飞黄腾达。乾隆四十年闰十月,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,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,并授正蓝旗副都统。
四十一年正月,授户部左侍郎,三月授军机大臣,四月,授总管内务府大臣。短短半年,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,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,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。
秘诀二:求同排异,政治联姻
乾隆四十五年正月,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,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,查办大学士、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。和珅一到云南,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,取得实据,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。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,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,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。随后,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,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,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,需要彻底清理整顿,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。
推荐阅读
相关报道
推荐图片
网友推荐
热门图片
精彩看点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