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珅对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,讨好皇上更是与众不同。从当时朝鲜《 李朝实录 》中可以看到来华朝鲜使臣的描述:和珅虽贵为大学士、军机大臣,每当皇帝吐痰时,他就马上端个盆子去接。这就是和珅得意官场的原因。
秘诀三:扯虎皮做大旗
乾隆在晚年时生活奢华,大兴土木。他六次南巡,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;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,仿造江南风景,建造娱乐场所;80岁时举行万寿大典;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银子。当时国库已枯竭,银子从哪里来?在这种情况下,乾隆非常需要和珅来搜刮钱财,因为和珅深谙此道。
他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,就想方设法满足乾隆的需要。皇帝八十大寿时,和珅命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,在京各部长官要捐出工资,淮南淮北的盐商要捐银四百万两。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,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交罚款代替处分,少则数千两银子,多则数万两、数十万两。
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,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。许多督抚大员都受到过这种敲诈。和珅多方搜刮勒索,使得原来入不敷出的内务府,没用几年的时间就扭亏为盈。乾隆能够随意享乐,十分高兴,对和珅也就更加依赖。和珅不仅在崇文门税关勒索商人和官员士子,而且通过各种方法搜刮大量银两与珍宝。
和珅在填满乾隆皇帝腰包的同时,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怀里装银子。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,都要经过和珅这一关,有时交一两件给皇上,其余都落在和珅的手里。这些珠宝分别藏在许多地方,在当年和珅的住宅,有一部分珠宝就藏在特制的夹墙里。
推荐阅读
相关报道
推荐图片
网友推荐
热门图片
精彩看点
热门推荐